頭頸部愛出汗「頭髮經常打濕」?老中醫:多是「5個原因」教你有效止汗

清上焦濕熱,可用復方金銀花、黃連上清片等。


2、中焦不通,中焦以脾胃肝膽為主,連通上下,升降有序,氣血循行,當中焦不通,最易出現水結胸膈之症,即喝下去的水、化成的飲、生出的痰、堵住的濕全部阻滯在胸部,慢慢出現熱和濕,向上躥而出汗,舌象可見舌紅苔黃膩,舌兩側有齒痕,面部愛出油,常有腹瀉脹滿問題,口臭口苦,易生氣。

打通中焦,可用清熱的脾胃藥,或藿香之類的藥物有較好效果,另外可用補中益氣湯加減。

Advertisements


3、下焦發虛,下焦有腎、膀胱、小腸、大腸等臟器,最易出現腎陽虛,使心火上亢,出現上熱下寒癥狀,舌象見舌苔黃膩、手腳冰冷,吃涼的東西就腹瀉,但上身又很熱,臉上長痘,面紅耳赤。

補下焦之虛,可用溫下類藥物加清火的藥物,如桂附地黃丸加黃連上清片,可清熱溫下。

Advertisements


4、陽氣虧虛,陽氣充盈可助身體控水、鎖水,但陽氣不足,多見於大病初癒、產後或年老體衰,腠理不固,津液外泄,所以就出現頭頸部易滲汗,這是虛證,可見面色蒼白、氣短、乏力、舌淡、脈弱等。

補陽氣,可用黃芪、白朮、防風,一路快速生氣,一路健脾胃,一路解表散熱,或選用生脈散。

Advertisements

從盜汗看,有一個原因:


陰虛而盜汗,汗液不僅出於頭頸,而且發於前胸後背,多是營衛失和,當人體休息時,衛氣入體,汗液不能固攝,就開始「跑冒滴漏」,當人體因汗多、發冷而醒來,衛氣有浮於體表,汗液止住。

盜汗日常伴有五心煩熱、舌苔紅,頭暈等癥狀,可用六味地黃丸、左歸丸等調理。

所以,從自汗+盜汗看,共5個原因,有時可能是幾個混雜在一起,如上焦、中焦、下焦都出現問題,需辨證施治,對症下藥,才能止汗除根,注意用藥遵醫囑,不可亂用。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