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家脾氣大的人「在外往往低聲下氣」 在外脾氣大的人「在家反而是這樣」...
直到母親去世,史鐵生才明白母親的愛有多麼無私和深沉。史鐵生愧疚不已,他在書中寫道:「我真想告誡所有的孩子,千萬不要跟最親愛的人發脾氣,我已經懂了,卻來不及了。」一輩子真的很短,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學會對家人和顏悅色,才不會給人生留遺憾。不管在外面遇到什麼事,有多大的壓力,也不要把負面情緒帶回家。
Advertisements
如果不知道如何做,不妨看看以下建議:
1.找出生氣的原因
情緒不好的時候,試著找出生氣的原因:「我到底為什麼生氣?」只有知道真正生氣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從情緒中剝離出來,讓大腦冷靜,恰當地表達情緒,提升溝通效率,解決問題。
2.嘗試深呼吸
覺察到負面情緒來襲時,可以找個安靜的地方,閉上眼睛,慢慢深呼吸。透過深呼吸,降低心率,緩解緊張的情緒,把壓力和負面情緒排出體外,讓內心平靜下來。
3.積極的自我暗示
情緒不好時,試著對自己說些積極的話,比如「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沒必要為這點小事生氣」。透過這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讓情緒慢慢被調動起來。
Advertisements
4.轉移注意力
很多時候,情緒其實是可以轉移的。生氣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做點事,去分散注意力,比如看書、聽音樂、散步等等。當你的情緒開始鬆弛下來,整個人也會變得更冷靜。
胡適在《我的母親》一文中寫道:「世間最可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越是有教養的人,越懂得換位思考,善待身邊的人和事。不隨意對家人發脾氣,不亂給家人擺臉色,整個家庭才會變得溫暖和諧。餘生願你懂得珍惜,養一副好面孔,修一身好脾氣,與家人閒坐,有燈火可親。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