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帶妻女回家過年!卻「被母親無情拒絕」兒哭問原因 媽媽「說出3個理由」隔天立刻回家
趙大媽正在和老伴吃早飯,昨天晚上,老兩口拌嘴吵了幾句 ,趙大媽看著老伴生氣,沒心情搭理他,兩個人各吃各的。
就在這時,趙大媽的手機響了,是兒子打來的,趙大媽趕緊接聽了。
兒子說:「媽,你和我爸的身體都還好吧?」
趙大媽看了老伴一眼,此時,老伴停止了吃飯,他是想聽聽,兒子會和趙大媽說點啥?快過年了,這個電話應該與過年有關。
趙大媽知道老伴的心思,她從老伴的身上收回目光,回答兒子說:「我們都好,你不用惦記,你們一家三口也要多保重。」
兒子說:「那我就放心了,媽,我給你打電話,是想告訴你一聲,今年過年,我們一家三口要回家過年,家裡置辦年貨了嗎?還缺什麼你告訴我,我在市裡買了帶回去。」
趙大媽聽說兒子要帶著妻女回家過年,她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兒,很緊張。她不願意他們回來,趙大媽語氣堅定地對兒子說:「你們千萬不要回家過年,就在外面過吧,我還有事,先掛了。」
Advertisements
趙大媽說完,毫不猶豫地掛斷了電話。
老伴就在趙大媽的對面坐著,他們的通話老伴聽得一清二楚。老伴問趙大媽說:「兒子要回家過年,你為什麼不讓他們回來?你是不是孩子的親媽?」
趙大媽不想搭理老伴,她忽然沒有了胃口,站起身來就去了廚房。
Advertisements
老伴看著趙大媽離去的身影,無奈地搖頭嘆了一口氣。
來到廚房的趙大媽,心情也不好過,她何嘗不想讓兒子帶著兒媳婦和孫女回家過年?一家人團聚趙大媽夢寐以求,但想起去年過年時發生的不愉快,趙大媽就對過年感到害怕。
趙大媽有一兒一女,女兒是姐姐,兒子是弟弟。女兒早已經嫁人了,嫁到了鄰村,距離娘家只有幾里路。女兒家的日子一般,雖然夫妻倆努力賺錢養家,但她婆婆的身體不好,一年要去好幾次醫院,他們掙的錢,自己捨不得花,大部分都給婆婆治病用了。
兒子是前年剛結婚成家的,小兩口在市裡打工,在一個老舊小區租了一個便宜樓房為家,兒子和兒媳婦都掙錢不多,他們又是剛結婚,手裡沒有多少積蓄。
去年過年,因為兒子和兒媳婦放假晚,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他們就沒有回家過年,趙大媽難過又失望。雖然在大年三十的這天晚上,兒子和兒媳婦給趙大媽打電話,他們陪著趙大媽老兩口說話嘮嗑,可遠水解不了近渴,那個年,趙大媽過的沒有一點意思。
Advertisements
大年初二,女兒和女婿回娘家拜年了,見到女兒女婿,趙大媽的心情才好了一點,做飯也有了心情。
在村裡,有很多長輩,趙大媽的女兒女婿帶著禮品去給長輩們拜年,因為他們不是太富有,拜年禮品買的就有點少,也不是很貴重。趙大媽以為都是實在親戚,沒有人會挑女兒女婿的禮。
Advertisements
初四這天,趙大媽去王嫂家串門,她回來的時候,見到有幾個村民在一起閑聊,還沒到做飯時間,趙大媽不急著回家,她就走了過去。
趙大媽的小叔子也在人群里,小叔子這個人,雖然他自己混的不咋地,但他眼眶高,見高拜見低踩,有點瞧不起人,說話也嘴冷,什麼話都往外噴,不分場合。
見到趙大媽,小叔子說:「嫂子,你女兒女婿也太給你丟人了,我都跟著臉紅。」
趙大媽問小叔子,他此話何來?
小叔子說:「給我拜年的人不少,就屬你女兒和你女婿拿的禮品寒酸,我母親還活著,其他親戚沒有不給我母親錢的,只有你女兒女婿例外,他們沒有一點表示,也好意思到我家來拜年,還不如不來,惹我生氣。」
趙大媽想和小叔子理論幾句,她想告訴小叔子,不是女兒女婿沒有那個心意,是他們日子拮据,大家都是親人,禮品不在多少,但禮輕情意重。
Advertisements
可趙大媽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沒有人願意當著眾人,說自己的兒女過的不好。趙大媽本來想和大夥嘮嘮嗑,但小叔子壞了她的心情,她強忍著眼淚,扭頭就走了。
回到家,老伴見趙大媽不高興,就問趙大媽怎麼了?趙大媽就把遇到小叔子的事告訴了老伴。老伴聽完就火了,他拎著鋤頭就出去了,要找弟弟算賬。趙大媽擔心老伴闖禍,追了上去。
Advertisements
那次,老伴和弟弟差點動手打起來,多虧村民勸架,事情才沒有鬧大。因為這件事,小叔子與趙大媽老兩口就鬧掰了,兩家從此互不往來,有時見到面,也都是躲著走。
誰的父母不希望子女能在眾人面前,尤其是在親戚朋友面前活的有臉面有尊嚴?以前,趙大媽處處維護女兒女婿,她跟村裡人說,女兒女婿一年不少掙錢,他們的小日子過的不錯。
可經過小叔子口無遮攔這樣一鬧騰,村裡人都知道了女兒家的日子不好過。雖然大多數村民不會因此就看不起女兒女婿,但趙大媽還是不願意出門了,她害怕見到村裡人,覺得抬不起頭來。
這件事,讓趙大媽很長時間心情不好,她還因此病了一場。
時光飛逝,轉眼又要過年了,可趙大媽不盼望過年,她甚至有點害怕過年,過一個年,不但人累心也累。
昨天晚上,趙大媽和老伴商量,她打算給兒子打個電話,讓他們別回來過年了,但老伴不同意,兒子和兒媳婦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回家了,老伴想念他們。兒媳婦已經生了孩子,是個女孩,是在市裡生的,也是在市裡做的月子。
趙大媽老兩口見到孫女,還是孫女滿月的時候,轉眼,四五個月過去了,孫女是不是又長高長胖了?他們一點不知道。老伴早就盼著快點過年,過年了,兒子和兒媳婦就帶著孫女回來了,一家人團團圓圓,多麼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