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一戶開兩門,人財皆難存」!兩門是指什麼?跟家和萬事興有關聯
讓盜賊多了一個可乘之機,相對也更容易「失財」、走「霉運」。對此,建築專業的人表示有話要說——多開門,非必要,不建議。
他們給出的理由,當然是從建築學角度來說的:
Advertisements
首先,在古代,修建房屋的主要材料是木頭,因而牆體的承重性能比較差,也容易受到火災等因素的影響。
Advertisements
距今600餘年的故宮在建成的第二年,就因為一場大火,焚毀了三座大殿。
雖然多開一個門,不會直接導致火災的發生,但多了一個需要反覆開合的門,整座房屋的結構與受力情況多少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到了現代,我們修建房屋都是採用鋼筋水泥土澆築,地基自然穩健,因而多開個門是不會導致房屋結構不穩的。那麼就可以隨便多開門嗎?
Advertisements
答案當然不是,哪怕我們在城市購買了兩套相鄰的樓房,想把兩戶打通而拆牆,都需要非常謹慎。
因為除了需要行政審批外,更為重要的是要看牆體是否為承重牆,一旦開錯了承重牆,那麼這個責任將是你所「不能承受之重」。
Advertisements
農村自建房,雖然「約束」較少,但承重牆依舊是不能觸碰的,當然你也可以從其他地方開個門。
如院牆,但這又「殊途同歸」了,那就是家庭安保問題,沒必要給自己添麻煩嘛!此外,門開多了還會涉及採光、噪音等一系列問題。
Advertisements
門增加了,光線、進出的噪音等必然也會隨之增加,從而影響人們的睡眠等日常生活的質量,因此我們在做決定之前還是要多方面考量。
由此從建築學角度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如非必要,門就能不增加就不增加了吧。
04 「爆改,爆改」,你門開對了嗎?
無聊時,有些人經常會在抖音上刷到一些「爆改房」視頻,看到視頻中「爆改」「強拆」部分時十分過癮,改造后,前後巨大差異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Advertisements
那麼這部分我們就從「門」的角度,給大家講一些關於「開門」的小講究吧。
細究起來,單就一個「門」,其中的講究還真不少。從眾多的俗語中,我們去蕪存菁,這裡精選出「八不要」送給大家。
Advertisements
「八不要」,即大門不要直對客廳、門口不要正對電線杆、門口不宜有大樹遮擋、大門不要正對電梯口、大門禁對尖角、大門內外忌堆放雜物、大門不能過寬或過窄、大門最忌門對門。
在這有關大門的八大忌諱,多數內容純看文字基本也就能了解大意了。在這裡要著重講述其中之一的「大門不能過寬或過窄」和「大門最忌門對門」兩句。
「大門不能過寬或過窄」,是講大門尺寸選擇的講究。房門到底多大合適呢?這當然是要與房子大小相匹配:
房子大,門自然就大些;房子小,門就小。試想,一個大房子配一個小窄門或小房子來一個大寬門,不僅比例失調,而且也不甚美觀。
有人要說了,沒聽過「門楣」一詞嗎?原意是指大門頂端的橫木,因為在古代只有富貴人家才用得起高大的門楣。
後來就被直接用來比喻門第了,「高門大戶」就是這麼衍生出來的,因此他們就會問了:大門有什麼不好?
我們在門的選擇上還是應主打一個「和諧」,門的尺寸、風格等,都要與房屋主體結構和風格相符合,且還要考慮門鎖的安全係數。
除了上面提到的尺寸比例外,大門風格也是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試想一座中式房子偏安裝一個西式風格的門就會顯得不倫不類了,少不了被人取笑。
「大門最忌門對門」這句中用到了「最」字,可見門對門戶型多不招人待見了。
城市公寓中偶會遇到這種戶型,即便價格低建議也不要購買。
一旦買了,可真要過上「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日子,那得多彆扭了。
農村中,「臉對臉」的房子也是非常忌諱的。雖然農村的住房空間大,但兩家門戶面對面,還是顯得「擱楞」。
「兩門相對,必有一退」,就是講兩戶人家,若門對門,那麼極易出現一家衰的情況,至少有時在攀比中,多少還是會產生心裡不服,從而容易產生嫌隙。
所以我們在選擇房子時,對於鄰居的大門還是「能避就避」吧。你瞧,「一戶開兩門,人財皆難存」這樣一句俗語就衍生出這麼多說道來。
可見我們的老祖宗在生活上都是「講究人」,那麼作為現代人的我們,在不麻煩的基礎上何不活學活用一番呢。
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