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糖尿病足出現時!不要拖「盡量做好4件事」 避免加重病情
李阿姨是一名糖尿病患者,病程長達二十多年,好在一直都非常警惕併發症,所以糖尿病對李阿姨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困擾。最近又已經退休,就更有時間去重視健康問題以及身體的保養,李阿姨的氣色就更好了。
但近段時間李阿姨覺得自己的腳部出現了問題,總是會有足部感覺麻木、刺痛、灼熱感,伴隨有下肢疼痛等的現象,這也讓李阿姨感覺到很擔心,不知道怎麼回事。
在家人的陪伴下,李阿姨到了醫院,醫生根據李阿姨的自述以及對李阿姨腳部的觀察,開具了如血糖、尿糖、尿酮體、糖化血清蛋白、血脂等檢查項目,檢查結果出來后,經醫生介紹,原來李阿姨出現了糖尿病的併發症,也就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踝關節的足部血管和神經出現了病變,引起足部供血不足,伴隨有腳部潰瘍、潰爛、感染等癥狀,嚴重的話可導致局部組織壞死,甚至截肢。
Advertisements
聽了醫生的介紹,李阿姨心裡確實驚出了一身冷汗,但是依舊不解,近半年的退休時間裡,自己的血糖一直控制的非常不錯,為什麼會患上糖尿病足呢?
經過醫生的的解釋李阿姨才明白,原來,糖尿病足的發生跟短期的血糖控制關係不大,導致糖尿病足的血管以及神經病變,通常需要5~10年時間以上,而在這樣的病變基礎下,也需要外傷或者感染作為契機才會發生糖尿病足。
Advertisements
李阿姨想起在之前工作時,血糖控制的並不是十分的好,當時還覺得自己是身體好,所以一直沒有併發症,原來已經悄悄埋下了禍根。
同時,醫生提醒李阿姨的兒女們,出現了血管以及神經的病變之後,李阿姨腳部的感知能力可能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出現受損或者感染時,無法及時察覺;且老年人的行動能力受限,無法對腳部進行全面的檢查,導致糖尿病足病情的延誤。
Advertisements
作為家人可定時檢查老人的足部情況,及早發現感染與病變,有利於病情的控制、和老人健康的維持。
一、糖尿病足的早期癥狀,別忽略了
Advertisements
出現下面這幾種情況時,一定要引起重視,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足,要及時去醫院就診檢查,避免延誤了病情的治療時機。
1、足部異常
主要表現是局部感覺異常,會有足畸形和足部缺血的現象,在走路時腳部疼痛而且伴隨有行走困難的現象,合併有感染、潰瘍等癥狀。尤其是患者若有足部受涼或營養不良時,會出現下肢疼痛,伴隨有莫名的刺痛和灼熱感,晚上睡覺癥狀會加重。
Advertisements
2、皮膚乾燥
早期足部皮膚會有溫度低、皮膚乾燥、疼痛等的現象,多是因為下肢供血不足的原因,會讓人感覺足部麻木、遲鈍等,有些患者足部皮膚甚至會出現水泡、血泡和淺表潰瘍。若足部潰瘍深入至皮層或侵入肌肉層,則說明病情已經較嚴重,需及時去醫院就診治療。
Advertisements
3、足部壞疽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患者會出現下肢莫名的疼痛,主要是因為病情引起周圍神經性病變,導致下肢血管堵塞,引起足部神經壞疽,伴隨有皮膚紅腫、水泡等現象。
二、糖尿病足出現時,要做好這4件事
患上糖尿病足做好日常的預防調理知識是很有必要的,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病情,避免病情繼續惡化。
1、控制好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