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發病率越來越高「長期吃素引起的」?醫生說出真相:4個因素才是幫凶

吳阿姨今年56歲,退休后被查出高血壓,於是她開始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堅持只吃素。堅持了幾年時間,血壓高的問題控制的不錯,每年體檢的指標也有挺正常,這讓吳阿姨更加堅信自己吃素的決定是正確的。

大約從三個月開始,吳阿姨時不時感覺腹部出現脹痛感,開始以為是消化不良導致的,沒太當回事。但幾個月下來,她的體重莫名下降了10多斤,這讓她十分不安。趕緊讓兒子帶著去了醫院檢查,經檢查她被確診為胰腺癌,且病程已經發展到了晚期。

這個結果令吳阿姨難以接受,自己這幾年時間一直保持好的生活習慣還堅持吃素,怎麼會患癌?兒子回想了下之前看到的新聞,也有一些吃素被確診胰腺癌去世的例子,懷疑正是吃素導致的母親患癌,到底吃素是不是胰腺癌的元兇?

Advertisements


一、長期吃素,容易引發胰腺癌?

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新發胰腺癌病例49.57萬、死亡46.6萬,與2018年相比分別增長8.03%和7.81%。是全球第7大癌症死亡原因。胰腺癌的惡性程度極高,5年生存率不足10%,素來有癌中之王的稱號。到底胰腺癌的發生與吃素之間有沒有關係呢?

理論上來看,吃素可攝入較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以及礦物質成分,且攝入脂肪含量較少,幾乎不含有膽固醇,可降低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Advertisements

還是不建議長期吃素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內分泌風濕科主任李全民教授表示,吃素容易導致體內缺乏維生素B,維生素B對於體內的糖、脂肪代謝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旦體內缺乏維生素B,容易導致糖、脂肪代謝出現異常,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發生。


Advertisements

那是不是可以說吃素容易致癌呢?是胰腺癌的罪魁禍首呢?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內四科主任金川醫師表示,癌症的發生與多種因素相關,包括有遺傳、環境、生活習慣、飲食以及環境等,我們可以說飲食會影響癌症的發生風險,但不能說一定是飲食促進了癌症發生。

二、這些才是胰腺癌的幫凶

吃素不是胰腺癌的罪魁禍首,下面這幾個因素才是胰腺癌的幫凶。

1、吸煙飲酒

相較於不吸煙的人,吸煙者罹患胰腺癌的風險會顯著增加。煙草內的尼古丁、致癌物暴露會導致胰腺癌內幹細胞標誌物表達顯著加強,讓癌細胞能夠自我更新並分化成其他細胞類型,增加癌症的發生率。

飲酒則會對胰腺內外分泌功能帶來多種影響,乙醇在乙醇脫氫酶代謝下生成乙醇和活性氧化物質,在影響胰腺正常功能的同時還會激活胰腺星狀細胞誘導纖維化,促進促炎介質的釋放、損傷細胞器、基因改變,促進胰腺癌發生。

Advertisements


2、飲食因素

飲食中攝入大量紅肉、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會導致胰腺癌的發生風險增加,還會一定程度增加腸癌、胃癌的發生風險。

3、糖尿病

Advertisements

糖尿病是胰腺癌的明確危險因素之一,罹患糖尿病≥10年會導致胰腺癌的發生明顯增加,而20年以上病程的患者,患癌風險會更高。

4、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會不斷會胰腺組織帶來刺激,且會增加體細胞、遺傳突變的發生風險,顯著增加胰腺癌的發生風險。數據顯示,罕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慢性胰腺炎患者,胰腺癌的發生風險會比普通人增加70倍,終生患病風險為40-55%。


Advertisements

文章未完,前往下一頁繼續閱讀

下一頁

1/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