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一休」!原是皇子5歲被迫出家 晚年「與小49歲盲女同居」顛覆你童年印象


「我學佛不是為了發跡,不是為了受到外界的認可,這東西我不需要!」


正是因為一休的特立獨行,不按常理出牌,他成了著名的奇僧、狂僧、癲僧。


華叟圓寂后,一休的師兄接替華叟,成為大德寺住持。


這位師兄大興土木,建造富麗堂皇的大殿,還總是喜歡應酬富人。


恪守清貧苦修的一休看不下去了,大罵師兄:


「臉皮之厚,如同牛皮七八張粘在一起!」


他不能與這些虛偽的人共處,於是憤然離開了大德寺。


一根竹杖、一隻缽盂、一頂斗笠,餐風飲露,雲遊四方。


Advertisements

05


從此,一休走入了民間。


他用最淺顯易懂的方法,為人們講解佛經,留下了不少助人或勸人的故事。


一回,一對賣扇子的老夫婦,流著淚向一休告別:


「我們要回老家了,以後不能常來聽您講解佛經了。」


一休連忙問道:


「發生了什麼?」


老夫婦回答說:


「生意太難做了,我們還借了100貫錢的債,所以準備把店賣了……」


一休便說:


「我來你們扇屋做養子。」


第二天,他果然去到扇屋,給每個買扇子的人,寫一幅墨寶。


很快,就賺夠了100貫。


於是,老夫婦得以繼續開店。


Advertisements

又有一回,一個生性暴虐的人,跑去跟一休辯論:


「殺人是好事,還是壞事?」


一休回答:


「當然是壞事。」


那人說:


「殺了壞人,還是壞事嗎?」


一休回答:


「佛在五戒中戒了殺生,不問善惡,殺人是壞事。」


那人又說:


「如果壞人和罪人都不殺,那天下的規矩不就壞了嗎?而且殺罪人是上司的命令,我們只不過是受命辦事,就算殺人是壞事,那應該也是上司擔責啊!」


一休不再回答。


過了一會兒,他開口說——


「可以請你幫我一個忙嗎?看到竹林上的雪了嗎?可以幫我搖下來嗎?」


那人摸不清楚頭腦,乖乖地走到竹林之中。


他搖動竹子,雪就直接落在了他的身上。


此時,一休笑道:


「你看,雪落在了你這個受託人的身上,並不是落在了我這個拜託人的身上啊!」


那人恍然大悟,從此以後都改了,決心做一個溫良的人。

Advertisements


就這樣,一休遊盪在民間,救人助人。


1433年,一個宮裡打扮的人,突然找到了一休:


「請您入宮一趟。」


Advertisements

於是,一休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父親。


此時,后小松天 皇病入膏肓,到了彌留之際。


他屏退左右,只留下了一休一人。


父子倆具體說了什麼,無人得知。


人們只知道,一休出宮后的當天,后小松天 皇就駕崩了。


這年,一休39歲。


Advertisements

06


中年以後的一休,變得離經叛道。


他起了「夢閨」的雅號,開始破戒——喝酒吃肉,狎妓作樂。


他認為「性」是天性,就跟渴了要喝水、冷了要穿衣一樣。


「渴焉夢水,寒焉夢裘,夢閨房乃余之性也。」


43歲那年,一休去參加開山國師百年大忌。


別的和尚們都聚在一起念經,他卻把妓女帶回寺廟夜夜笙歌,肆意調笑。


Advertisements

76歲那年,一休對27歲的盲女一見鍾情。


盲女名叫「森」,以賣唱為生。


一休被盲女的歌喉與美貌打動,決心照顧她。


恰好,盲女是一休的粉絲,她立馬接受了一休。


於是,兩人毫無顧忌地交往,談起了轟轟烈烈的忘年戀。


一休特地作詩一首:


狂僧艷詩赤子情,


敢叫鬼神天地驚。


悠悠一段黃昏戀,


盪盡凡塵賦春明。


從那以後,兩人互相照顧,在一起11年。


一休寫下大量描寫兩人感情的漢詩,公然謳歌自己與盲女的愛情:


其中有些非常露骨,比如:


盲森夜夜伴吟身,


被底鴛鴦私語新。


新約慈尊三會曉,


本居古佛萬般春。


80歲那年,一休受天 皇的詔令,出任大德寺第47代住持。


儘管已經身居要職,但他還是選擇回到酬恩寺過日子。


為什麼呢?


因為那裡有他相親的村民們,還有相愛的盲女。

Advertisements

1481年12月12日,一休病逝,享年88歲。

離世之前,他寫下數首「辭世詩」,其中有:

十年花下理芳盟,一段風流無限情。
惜別枕頭兒女膝,夜深雲雨約三生。

可謂將風流一以貫之,至死不改。

還有:

「人生如夢,逝去方知萬事空,荒冢埋白骨,富貴貧窮一樣同。」

這首詩是一休對人生大徹大悟的感受,可見一休貌似瘋癲,卻佛法精深。

對於歷史上真實的一休,有人說他離經叛道,不瘋魔不成活;

有人說他超越了戒法表象,直契天真本性,活得有滋有味,「酒色穿腸過,佛祖心中坐」。




文章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