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跡可循!97歲富豪自爆「變富智慧」:我見過很多人「能堅持不做3件事的人」90%都成功了
今天小編想與你聊聊,到底哪些人最終能成功?很多人覺得成功是看運氣的,其實是有跡可循的,比如在這位 97歲富豪的智慧里,我就找到了成功秘密。
這位97歲富豪名為 查理·芒格,這個名字可能比較陌生,但「股神」巴菲特大家一定都認識,芒格其中一個身份便是巴菲特的導師, 巴菲特曾這樣說:「我能有如今的成就多虧了芒格,他讓我以極快的速度從猩猩進化成了人類,如果沒有他,我會窮的多。」
Advertisements
芒格97歲的智慧幾乎都被收錄在了 《窮查理寶典》里,我讀完之後受益匪淺,書里芒格提到:我見過很多人,能堅持不做這3件事的人,一般都成功了,如果你能耐心讀完,對你的成功會起到很大的幫助。
不做完全超出自己能力圈的事
《窮查理寶典》里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得到某個東西最好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他。
Advertisements
這句話也側面反映了,能堅持不做完全超出自己能力圈的事的人,會更容易成功。
比如你想月薪過萬,但需要很多專業技能才可以做到,你現在該做的,不是盲目地去應聘月薪過萬的工作,因為你壓根不具備這些能力,應聘多了反而會頹廢並且打擊自己的自信。
你該做的是把自己能力圈裡的事情給做好,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等到某天,你的專業技能接近月薪過萬的水平了,這時候再去應聘月薪過萬的工作,一下就能成功。
看出來了吧,盲目做超出自己能力圈的事情,不僅沒啥效果,自己心態還容易崩,但持續做自己能力圈內的事,我們便能慢慢提升自己的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好。
芒格在投資上便一直在遵守這個原則,眾所周知,在前幾年,他和巴菲特對科技行業完全不熟悉的時候,哪怕科技行業機會再明顯,他們也不會去投資,這也使得他的財富能穩定的增長。
Advertisements
那如何判斷怎樣的尺度,才是自己的能力圈呢? 《窮查理寶典》里提到了一個很好的判斷辦法: 竭盡全力反復都做不好的事,便是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圈。
因為有些事我們可以做得好,但由於對未知的恐懼,便覺得自己做不好,這時候我們會誤以為這件事超過了自己的能力圈,所以這個原則就是來幫我們更準確的試探能力圈的。
比如你現在製作了一個讀書計劃,每天看100頁書,但你不確定這個是不是你的能力圈范圍內,你便可以先拿一個星期,竭盡全力地去試,如果一天可以看個80、90頁,那你的能力圈范圍便是基本在80、90頁那,如果你只能看50頁,那你的能力圈便是在50頁左右。
不隨大流
不隨大流這個點說過很多次了,可還是有人總喜歡隨大流,今天再透徹地說一次,不隨大流,到底對你有多好,隨大流,又到底有多影響你的成功。
Advertisements
就拿芒格來說,在他擅長的投資領域,如果隨大流,很容易就會成為韭菜,在座的各位應該都有當過韭菜的滋味吧,別人說好的時候,立刻就買入,別人說不好的時候立刻就拋出,結果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戰績虧損好幾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