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3口吃「清洗過的雞蛋」竟中毒!專家搖頭:雞蛋保存方式很重要

確保蛋黃完全凝固:炒制雞蛋時,需持續翻炒直至蛋液不再流動;煮雞蛋時,應採用冷水下鍋的方式,待水沸騰後再繼續煮6 - 8分鐘。

避免生食:沙門氏菌在70℃以上的環境中加熱5分鐘便可滅活。

4. 變質識別:及時丟棄

外殼特徵:若雞蛋外殼出現裂紋、黑斑,或有黏膩之感,應予以丟棄。

內部狀況:當雞蛋內部呈現散黃、蛋清渾濁,或伴有異味(如腥臭或酸味)等情況時,需及時捨棄。


Advertisements

三、生活誤區糾正

1. 「髒蛋更安全」

蛋殼上的污垢極有可能攜帶細菌,然而清洗雞蛋的操作應僅在烹飪前進行,而非保存之前。

2. 「冷藏可殺菌」

低溫環境僅僅能夠延緩細菌的繁殖速度,卻無法殺滅已經侵入雞蛋內部的沙門氏菌。

3. 「肉眼判斷新鮮」

變質的雞蛋或許並無肉眼可見的異常狀況,若雞蛋儲存時間超過21天(冷藏條件下)或7天(常溫條件下),建議將其丟棄。

四、終極口訣: 「不洗存,洗凈煮,全熟吃」

這短短9個字,實則是守護舌尖安全的秘訣所在。請務必牢記:不洗存,洗凈煮,全熟吃,如此方能讓你品嘗的每一口雞蛋都安心、美味且健康。

五、總結

雞蛋固然營養豐富,但倘若處理方式不當,也會帶來一定的風險。通過運用科學的保存與烹飪方法,我們能夠有效規避食物中毒事件的發生。期望這篇文章能夠助力大家更為深入地理解雞蛋的安全處理方式,讓每一次的「舌尖享受」都成為一場安心愜意的體驗。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