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想要對抗骨質疏鬆「只要每天做1事」 醫生大讚「簡單又有效」
骨質疏鬆是一種常見的代謝性骨病,隨著年齡增長,骨密度逐漸下降,骨骼變得脆弱,骨折風險顯著增加。很多人認為,骨質疏鬆只是「缺鈣」,但實際上,它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和骨代謝速度、激素水平、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50歲以上人群中,骨質疏鬆的發病率高達32%,且這一數字還在逐年增長。
Advertisements
骨質疏鬆的可怕之處在於它的隱蔽性。骨骼的變化是緩慢的,骨密度下降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直到骨折發生時,才引起人們的關注。對於老年人來說,骨折不僅會導致長期卧床,還可能引發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Advertisements
現代都市生活方式、也在加速骨質疏鬆的進程。長時間久坐、缺乏運動、不曬太陽、飲食結構單一等不良習慣,正在悄悄「掏空」我們的骨骼。這些看似無害的生活細節,卻在無形中增加了骨質疏鬆的風險。
Advertisements
散步:簡單卻有效的抗骨質疏鬆方式
很多人可能會問:「散步真的能對抗骨質疏鬆嗎?」答案是肯定的。科學研究表明,規律的負重運動是改善骨密度的有效方式,而散步正是一種天然的負重運動。當人們邁開腿走路時,骨骼感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會刺激骨細胞活躍起來,進而促進骨骼重建。
Advertisements
堅持每天散步,身體可能會發生以下6個好變化:
1. 骨骼密度逐漸上升:堅持散步3個月以上,股骨頸和腰椎的骨密度「可提高3%-5%」,這對預防骨折非常重要。
2. 肌肉力量增強:散步不僅能鍛煉骨骼,還能增強小腿肌肉、臀部肌肉和平衡感,降低摔倒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