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父心切!女研究生提出想「預支36萬聘金」 相戀5年「男友的反應」讓她看清

預支聘金救父這條路是走不通了,不僅走不通,還結束了自己五年的戀情。梁瑞敏自然是心痛萬分,但是眼下最重要的就是籌錢救父。

但是錢又該從哪裡來呢?一籌莫展之際,經朋友的提醒,梁瑞敏註冊登錄了網路籌款平台,相關信息被上傳至平台。

信息填寫完成後,梁瑞敏一家都在焦急的等待著網友與好心人的幫助。


Advertisements

網路籌款平台給梁瑞敏一家帶去了希望,但是也悄悄埋下了隱患。

眾說紛紜的網友

2020年7月,梁父生病住院半年後,一篇有關梁瑞敏救父心切向男友預支聘金被拒的網路公益籌款文章登上新聞平台話題熱搜榜。

期間大河報豫視頻、澎湃新聞等多家媒體紛紛進行了追蹤報道。梁瑞敏的故事得到了廣大網友們的關注,同時也引發了許多討論。

在網友們的討論中,有幾種聲音最大。一種聲音指責梁瑞敏的男友太無情,五年的感情說斷就斷;

另一種聲音則反駁梁瑞敏的行為,認為這是一種情感與道德的綁架。

男友的行為可以理解,畢竟梁瑞敏家的情況很特殊,梁父的身體一時難以好轉,恐怕之後成為金錢的「無底洞」。

除此之外,第三種聲音對於梁瑞敏預支聘金被拒的故事的真實性進行了質疑:是否是為了博取關注騙取同情而杜撰的故事或者是籌款機構為博同情、虛構的人物與故事?

Advertisements

一時間,眾說紛紜,觀點讓人眼花繚亂,真相撲朔迷離。

2020年7月2日,紅星新聞就網友們關注的問題發出報道。

帶著網路上的幾種不同觀點,記者與梁瑞敏本人、網路籌款執行機構河南省慈善總會金像攝影之光公益基金負責人、梁瑞敏就讀大學研究生院的老師聯繫、

Advertisements

確認了梁瑞敏家中的情況確實如文章所言,父親是因腦出血而入院接受治療的。

梁瑞敏家庭突生變故的初期,大學班級和學院也對梁瑞敏進行過愛心幫助。後續因為涉及個人隱私,學校老師也不太了解梁家目前的具體情況。

在報道中,紅星新聞記者特意向梁瑞敏提出,可否提供其家人和男友的聯繫方式,以便詳細了解事情的經過。

但是梁瑞敏以「現在最重要的是幫助父親」為由拒絕了記者的請求。同時梁瑞敏表示,自己現在是學生,不想過度曝光。

針對網友們對於是否是籌款機構為博同情、虛構的人物與故事的質疑。

網路籌款執行機構河南省慈善總會金像攝影之光公益基金負責人蘇女士則表示,不想費精力在網友們的討論與質疑上。

機構只是盡本職工作,籌集款項幫助梁父、幫助梁家度過危機。「別的我們不想管,只想幫助他們捐到錢」。

Advertisements

據悉,梁父已經於2020年6月30日出院,原因是沒有治療費用。

梁瑞敏為救父而向男友預支聘金的事情到今天已經過去了兩年多,沒有了媒體的關注與報道,我們不知道梁父是否蘇醒了過來,也不知道梁家是否渡過了難關。

那麼多的欠債,梁瑞敏要還到什麼時候。這些,我們都不知道。

梁瑞敏救父心切可以理解,但是以她與男友的戀愛關係,提前預支聘金的說法十分不妥,畢竟只是男朋友,不是未婚夫。

正如網友所言,借8萬塊錢(約36萬台幣)都比預支聘金要合理。借錢可以寫欠條,在規定期限還清就可以。

但是聘金的性質畢竟特殊,不光是籌錢的問題,更關乎著兩個人關係的未來發展及兩個大家族的接納融合。

無病無災的家庭提起聘金也不輕鬆,更何況是情況如此特殊的梁家。

Advertisements

聘金起源於西周時期,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在古代社會,聘金又被叫做聘禮,是社會婦女名分確立的依據。根據聘金的有無,將嫁到夫家的婦女劃分為妻與妾。

隨著社會的發展,聘金也在進化。從性質上說,由名分劃分的依據變成了女方嫁過去的保障以及給女方家人的補償。

Advertisements

從數額上說,根據地區的不同,索要的聘金金額也不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聘金是封建糟粕,應當廢除;

有人認為聘金是對女方父母養育之恩的答謝;有人認為聘金是新婚夫妻的啟動資金;

有人認為聘金是女方日後的生活保障,畢竟喪偶式婚姻已經不鮮見了。

每一種說法都折射出人們在看待彩禮這一事物的不同角度,無法強行判斷正誤。

回到梁瑞敏的故事上,人們可以有自己的看法,懷疑故事的真實性也可以。但是不懷著惡意、不去人肉、不去打擾當事人應當是每位看客的基本素養。

畢竟都是普通人,誰也無法承受他人的窺探以及惡意的揣測。




文章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