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心臟有「三怕」!個個都能「奪人性命」 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熬夜是當代人普遍存在的生活方式,短期來看,熬夜在身體上的表現並不明顯,但是在看不見的大腦活動區域,大腦交感神經因為熬夜易發生緊張現象。
神經控制著身體各項激素的活動,例如血壓升高、腎上腺素和壓力激素分泌增加等問題。除此之外,直接相關的還有糖耐受降低、心跳不規則等。
Advertisements
長時間的熬夜減少睡眠量,刺激身體分泌大量壓力激素,誘導血壓升高,心跳速度加快,心血管系統壓力增大。
在當今快節奏生活下,忙碌一天的人通常都會在深夜玩兒手機,往往刷起短視頻就沒有節制,放鬆方式有很多,建議大家嘗試一些健康、容易停下來的方式。
盲目進補
民間常有「貼秋膘」的說法,簡言之就是增加熱量攝入,許多人在這個階段盲目進補甚至過量進補。
Advertisements
這種情況的「暴飲暴食」加重人體消化系統負擔,極易引起腸胃不適和體重增加,身體脂肪含量增加的情況。
實際情況是許多患有心臟疾病的老年人還患有其它疾病,例如高血壓、高血糖等疾病。此類慢性疾病最大的隱患就是脂肪。
身體脂肪增加,心臟需要供能的體積也就隨之增大。供能體積增加,心臟壓力增加,泵血次數增加,心肌壓力增加,心肌肥厚風險隨之增加。
Advertisements
我們生活在一個穩定和平的年代,不懶惰的人都可以吃上飽飯。「貼秋膘」這種習慣已經成為過去式。因此我們養生也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不能盲目遵循舊習俗。
有冠心病疾病史的讀者可以根據呂奶奶的癥狀進行自測,上坡下坡呼吸困難、走路速度加快時呼吸困難、心絞痛時常發生以及胸口憋悶等癥狀都是疾病發生的預警。
疾病的發生髮展有其規律,生活中首先要嚴格規律堅持藥物治療、定期複查,如複合其它疾病,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藥物,藥量的增加和減少切不可自己隨意更改。
其次應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直接影響冠心病的發生、發生和轉歸。飲食上少澱粉、糖類以及油鹽。多吃蔬菜、粗糧以及含有纖維素的食物。
最後進行適量的活動和鍛煉,近年來產生一種新的治療方式,叫做心臟康復治療,意在通過活動鍛煉建立心臟側支循環,達到替代一部分堵塞血管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