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春分!按照傳統「有6件事」要做,迎接好春天:日子越過越旺
4、送春牛
俗話說:「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春分正是農耕的重要時節,古代農耕最重要的就是耕牛了,因此在春耕農忙的開始,人們在紅紙或黃紙印上農夫與耕牛的圖樣,再讓一位能言善道的人,講著各種吉利話,將製作好的春牛圖,送給親朋好友,這種習俗就被稱為送春牛。
Advertisements
5、粘雀子嘴
古代鳥類啄食農作物是一種常見的問題,為了防止鳥雀來破壞莊稼,農民們將湯圓煮的十分粘稠,然後用細竹叉將湯圓串好,插在田間地頭,引誘那些鳥雀來吃,據說這樣粘稠的湯圓就會粘住鳥雀的嘴,讓它們不再偷吃糧食,而這樣行為也漸漸的演變成了民間的傳統習俗,被叫做「粘雀子嘴」。
Advertisements
6、踏青放風箏
春分佳節,天氣轉暖,正是踏青出行的好日子,因此古人也有春分出門踏青放風箏的習俗。在古代,放風箏是一個重要活動,因此人們會選擇在這一天,帶著用絹或紙做成的鳥類風箏,踏青遊玩。在十里春風中,放下平日的勞碌和奔波,開心的奔跑,用放風箏來放飛過去一年的憂愁,對於忙碌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一個選最好的選擇。
春分時節飲食講究「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不宜吃大熱大寒的食物,少飲酒,少吃油膩、辛辣、冰冷的食物,以免「火上澆油」,傷害脾胃,可以多吃些時令蔬菜和水果,春分之後天氣回暖,但是一些地區都會迎來「倒春寒」,早晚得溫差還是會比較大,春捂秋凍,因此一定要保暖,避免晚上受風寒,健康順利地度過春天。
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