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大姐聲稱單身多年「沒有過親密行為」卻確診HPV崩潰! 醫搖頭「中年女性都該注意」:觀念錯誤悔一生
一個47歲的河南大姐,明明單身多年、性生活乾乾淨淨,體檢卻被告知感染了HPV,她當場崩潰。她懵了:「我都沒親密生活,怎麼可能得這個?」問題來了——沒有性接觸,HPV是怎麼進來的?單身女性就不需要防HPV了嗎?
Advertisements
現實比很多人想象的複雜得多。我們太容易把HPV標籤化,好像只有「亂」才會染上它。
但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就從這個真實的體檢經歷出發,掰開揉碎,把這事講清楚。
HPV是一種常見病毒,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但「性接觸」三個字,很多人理解得太狹隘了。
不是只有性生活才算性接觸,皮膚接觸、共用貼身物品、甚至公共場所的接觸,都是可能的傳播途徑。
比如公共浴池、汗蒸房、共用內衣褲、毛巾,甚至在不潔環境中手接觸私密部位,都是潛在的感染風險。
Advertisements
單身不能等於「絕對安全」。
很多人以為「我潔身自好,就不會感染」。但病毒不認人設。
你以為你乾淨,病毒可不管你有沒有談戀愛,它要找的是機會,不是道德評判。
而且HPV感染本身沒有症狀。感染了,你不會發燒、不會痛,甚至十幾年都沒啥感覺,但它可能悄悄地在你體內搞事。
最可怕的從來不是你知道的病,而是你不知道自己已經被盯上了。
尤其是中年女性,很多人對HPV的認知還停留在「年輕人才需要打疫苗」的階段。其實不管你幾歲,只要還有子宮頸,就有感染的可能。
Advertisements
不是青春期才要防,50歲照樣可能中招。
還有一個常見誤區:很多人覺得只要沒有性生活,就不用做子宮頸檢查。
這是個大坑。不是「有病才查」,而是「查了才知道有沒有」。
很多女性拖著不查,等出問題就已經是晚期。
而且HPV分很多型,不是所有類型都會導致嚴重後果。有些類型感染後,免疫系統可以自動清除,但也有高危型,一旦持續感染,就可能引發子宮頸細胞病變。
問題在於,這個病變是個過程——從感染到病變,可能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
Advertisements
這也是為什麼體檢這麼重要,尤其是定期的、規範的子宮頸篩查。但現實中,很多中年女性沒這個意識。
她們習慣了「沒事別去醫院」,覺得體檢是浪費錢,或者只有「有毛病的人才需要」。
很多人甚至不知道HPV可以通過疫苗預防。很多人認為一旦過了26歲,打的保護力下降許多就乾脆不打了。
但30多、40多的女性打HPV疫苗依然有意義,尤其是沒有感染或剛感染時,仍然有保護力。
再說回公共衛生習慣。一個很容易被忽視的傳播方式是共用毛巾和內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