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說:「上墳帶上此5人,先祖高興財上門」5人指誰?意味「人丁興旺」帶一個也是孝順


第四人:孝子賢孫

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古時候,孝順的定義是分為很多層次的。

一是「有後代」。

這裡指的男孩,因為在古時候,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而嫁出去的姑娘就像是潑出去的水,是要斷後的。而男人則不同了,男孩有傳宗接代之意,所以這對於先祖來說,留有後代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要順從」。

在古時候,就算是丞相那樣的大官,當家中有喪事的時候,也要回家守孝三年。而這三年不得插手國事,不得上朝參政。而這樣的「孝道」對於古人來說就是順從的意思,古人覺得只有這樣,上墳的時候才能對的起列祖列宗。


第五,很小的孩子

對於抱著新生兒或者很小的孩子去上墳,村裡的老人各自有不同的意見。

有的人持反對意見,並說:孩子還小,對外界的抵抗力又不強,而墓地屬陰,路途有遠,大部分陵墓在山上,山高水遠的這樣對孩子的健康是不好的。

Advertisements

但是有的人持贊同態度,他們說:「領著孩子或者抱著孩子去上墳,對於祖宗也是一種尊重,因為孩子代表著下一代,有下一代的延續,對於祖來說是一種孝道,也是一種光耀門庭的事情,祖宗地下有知,也是非常高興的。」

當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我認為,如果孩子還小,祖墳又很遠,附近陵墓又多的話,則不建議去。如果孩子稍微大一些,祖墳又好走,附近陵墓不多,那麼最好帶著孩子去上墳的。

這讓孩子知道,無論做什麼,都是孝道為先的,而這也是一種良好的教育,讓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做人。


「百善孝為先」。作為華夏兒女的我們,在上墳的時候,一定要嚴肅認真,並做好必要的流程。這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崇尚孝道的表現,所以來說俗語:「上墳帶上此五人,先祖高興財上門」,雖然這句話太主觀化,又帶走一種迷信的成分在裡面,但是卻包含了許許多多的道理。



文章來源:搜狐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

編輯精選推薦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