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30年」從演員轉行公務員!52歲資深男星不婚不育 考進名校一年「拿了20多個證」
49歲這一年,馬浚偉考上北大。
51歲,又考上公務員。
令人瞠目結舌。
馬浚偉身上,有太多奇怪的東西。
Advertisements
是明星,但考了一堆證,而且還在不停地考。
是演員,但又和普通人一樣考公務員。
是帥哥,但又不婚、不育、無兒、無女......
Advertisements
他給人的感覺,不太像是圈中人。
娛樂圈人來人往,似錦繁華。追求的,無外乎兩個東西。
一是名,二是利。
馬浚偉卻不。
出道將近30年,他說:「對不起,娛樂圈沒有改變過我。」
他自有底氣。
作為TVB最後輝煌的一代演員,見證過港圈的繁華,也親歷了沒落。
大起大落之中,風雨不動安如山。
看得清蜃景。
也放得下名利。
2
身為TVB的御用男主角,馬浚偉貢獻過不少高光角色。
《帝女花》里痴情滄桑的周世顯。
Advertisements
《洛神》里眉目如畫的曹植。
最經典的還屬《鹿鼎記》。
迄今為止,馬浚偉版的《鹿鼎記》,仍是觀眾心中最經典的一版。
Advertisements
金庸也曾親口蓋章,他的康熙是最符合原型的。
作為演員,馬浚偉足夠幸運。
但作為歌手,他並不順遂。
Advertisements
1993年,他憑藉一首《李香蘭》奪得唱歌比賽的冠軍。
由此,華納唱片對他敞開大門。
隨後為他出唱片。
Advertisements
為了博人眼球,公司打出了一句口號:
「他不是學友,他不是克勤,他不是黎明,他是馬浚偉。」
幾乎把當時的歌壇頂流,都碰瓷個遍。
也幾乎,把幾家歌迷都惹炸毛了。
Advertisements
「馬浚偉是誰?
憑什麼扮黎明?
憑什麼媲美張學友?」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馬浚偉」三個字成了毒瘤。
所到之處,皆是嘲諷。
最嚴重的一次,是那一年的聖誕節。他接了商演,在百貨公司的廣場唱歌。
主持人介紹他時,故意開玩笑:「下面有請很像黎明的那個人……」
全場立即喝倒彩。
馬浚偉當時就在後台,當即哭出來,腳下如灌了鉛,怎麼都邁不開步。
作為歌手,他過得並不開心。
於是,他唱情歌,明明是歡快的曲調,偏偏被他唱得傷感。
後來他向製作人黃柏高道歉:
「對不起,辜負了你為我選這麼多的好歌。」
他低三下氣,丟了自我的個性。
而這種自卑,皆源於他的出身。
3
他出身底層。
父親是巴士司機。每個月收入只有六七千,卻要養活一家七口人。每一分錢,都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
馬浚偉早早知道世界的殘酷。
他輟學,因為家裡交不起一萬多的學費。
中專畢業,就開始打工補貼家用。
賣雪糕。
賣教材。
也賣過化工原料。
靠著一張乾淨乖巧的臉,拉到不少客戶,一度被評為優秀員工。
在別人年少輕狂的年紀,他沒時間留給自己。
生活蒼白得只剩下一件事,賺錢。
用他的話說:「家裡沒有能力容許我犯錯。」
他有著驚人的意志。
那幾年,他幾乎跑遍了香港所有的唱歌舞台。
大到電視台的選秀。
小到街道社區舉辦的演出。
被華納相中的那一次,是他第44次參賽。
一個人,被拒絕了43次,仍然義無反顧地站上舞台。
不是因為盲目自信,而是因為沒得選。
因為家裡有一個無底洞,等著他去填。
初二那年,母親病重。
因為化療,大把大把地掉頭髮。說不出話,只能用寫字板溝通。
滿口是血。
抽搐痙攣。
隨時昏迷。
逐漸失去各項生理機能。
他一邊辛苦掙錢補貼醫藥費,一邊悉心照料母親。
直到1999年的7月21日。
4
這是馬浚偉一生難忘的一天。
那天晚上,母親被下了病危通知書。
要麼馬上做手術,要麼慢慢等死。
選擇權落在了馬浚偉身上。
母親聲淚俱下地央求,絕不做手。
因為痛,也因為貴。
「做手術就是要她死。」
馬浚偉聽完,背過身,一言不發,掩面痛哭。
就是這一刻的眼淚,令母親改了主意。
她在寫字板上寫了四個字:「好啦,我做。」
凌晨,手術結束。
母親從手術室被推出來,羸弱一笑。馬浚偉鬆了一口氣。
他自以為,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卻不想,這竟是母子倆的最後一面。
幾個小時后,急性肺炎要了她的命。
馬浚偉再次趕到醫院時,母親的身體已經涼透。
母親走了。
沒人責怪過他,除了他自己。
「她離世的責任,我放在自己身上,因為這件事自責了很多年。」
火化母親時,他遲遲下不了手。
幾度崩潰。
認為是自己奪走了母親的命。
自那之後,他覺得心底空空,彷彿生命缺失了一塊。
只能用別的方式追回。
他拚命拍戲。
拍戲之餘,只剩買醉。
醉了就哭,哭完依然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