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讓奶奶帶孩子!」大學女教授談育兒問題 演講時「一句話」讓無數爸媽沉默

當然,生活中不乏育兒能力很強的年輕媽媽或經濟實力不錯的家庭能靠自己搞定,但事實是大部分普通家庭依舊力不能及。

需要老人幫忙帶娃,這是客觀需求,並不是什麼不合理的行為。

其實,隔代育兒從來都不是洪水猛獸,只是我們要找到其中存在的問題並解決它。

權責與信任,是隔代育兒中最需要建立的基礎。

我們與老人共同育兒的時候,矛盾常常出現在權責不清和缺乏信任中。

當你一邊將各種育兒瑣事都交到老人手中,一邊又要求她們跟你思維同步,矛盾就出現了。

我常聽許多新手媽媽談論與老人在帶娃時產生的衝突,比如給娃做輔食,一邊要求老人全程負責,一邊又嫌她們的搭配「不夠科學」。

老人用經驗反駁幾句,她們立刻搬出育兒書里的「說明」爭個對錯。

結果,老人轉頭甩來一句「那你自己來做」。

Advertisements

這就是典型的權責不清。

既然你希望老人幫你完成這件事,把責任放在對方身上,那麼決定權也應該同樣給予對方。

沒有人能在承擔了某種責任卻未獲得相應權力時,還能心平氣和地好好說話。

來源:全景視覺

Advertisements

就像前面說到的做輔食的問題。

要不就只讓老人採買或處理食材,自己搭配、製作;

要不就在事前跟老人溝通確認好搭配和口味,放開手讓老人全權處理。

權和責是無法分開的事物,特別是在共同育兒的過程中。

沈奕斐教授在演講中還聊到自己和婆婆關於信任的一個問題。

沈教授的婆婆曾經是「接生婆」,有很豐富的育兒經驗,但沈教授覺得很多做法都是老一套的迷信,沒有科學依據,不能隨便用在孩子身上。

她生一胎時,婆婆就說要給孩子「捆蠟燭包」——用襁褓或布料把剛出生的孩子包起來不讓亂動。

沈教授覺得這是封建迷信,不讓孩子自由活動會影響生長發育。

夫妻倆堅決不信婆婆的經驗,拒絕給孩子「捆蠟燭包」,婆婆因此很傷心。

結果等到沈教授在一家知名的婦產醫院生二胎時,卻得到了醫生關於類似「捆蠟燭包」的科學解釋。

Advertisements

原來,孩子剛出生不久,面臨環境突變,無法很快適應,就容易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哭鬧。

給孩子「捆蠟燭包」,是為了模擬嬰兒在母親子宮中的體感,讓孩子能慢慢適應周圍的環境變化。

其實,實際的育兒生活中,我們總會覺得自己受教育程度高,對老人的一些經驗知識帶著天然的優越感與不信任,造成溝通上的隔閡。

所以,不妨給老人多一些信任,對自己少一些盲目自信。

如果是不確定的情況,先耐心查詢一下資料,確認后再進行有效溝通,也能解決無謂的爭吵與傷害。

對於沈教授提到的問題,網友們也各抒己見,「自已雖然是育兒教授,其母親不一定有文化,所以不能一竿子打倒一眾老人。再者,現在幾個年青人願意帶孩子?身邊很多年青父母帶孩子玩玩可以,其他都甩給家裡老人,包括學習。這一代獨生子女是空前絕後的享福,他們的子女長大了(素質教育、西化影響)比他們獨立能幹得多,因為這一代的不能幹,造就了下一代的能幹。」「我是培養娃自主進食的受益者,特別是在外面吃飯,每個人吃自己的多好啊!要大人喂的小孩,大人把孩子餵飽了,大人都飽了…就前天,在外面吃飯,鄰桌一個媽媽帶倆孩子,大的四五歲的樣子,小的一歲半左右的樣子,倆都要媽媽喂,等娃餵飽了,鬧著要走,死活不呆了,最後那個媽媽也沒吃就帶著孩子走了……飯菜還剩好多…」

Advertisements

來源:全景視覺

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而隔代育兒,可能就是其中時而溫馨又時而無奈的部分。

當我們足夠尊重長輩們在育兒過程中的付出與價值,把育兒的責任交給他們時,能同樣給予應有的權力與信任。

我想,隔代育兒的矛盾也會比現在少很多。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才是磨平分歧,共同為孩子成長而努力的一家人!





文章來源: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