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級森嚴!貴人晉陞為「嬪」 為何妃子都欣喜若狂?不光身份轉變 還有「3大特權」

根據《清稗類鈔》的記載,「皇子生,無論嫡庶,甫墮地,即有保姆持付乳媼手」、「皇女於其母,較皇子尤疏,自墮地至下嫁,僅與生母數十面」。也就是說,清代皇室子嗣並不在其生母身邊長大。但等到皇子和公主長到一定年齡,如果生母的位分較高,擁有撫養之權,便可以和所齣子嗣「定時相見」。雖然「見亦不能多言」,但這畢竟能夠彌補一個母親心中的巨大缺憾。

這個「撫養之權」的分界線,就是「嬪」。「嬪」及其以上,擁有撫養所齣子嗣之權;「嬪」以下的低等妃嬪,無此權力。除此之外,「嬪」及其以上,還擁有著收養低等妃嬪所齣子嗣的權力,在歷來講究「母以子貴」的清代後宮,有一位子嗣或者是收養的子嗣,對於后妃的後宮地位、影響乃至受寵程度都有著極為關鍵的直接影響。

Advertisements


2、成為一宮主位

根據《清史稿·后妃列傳》的記載,除了居於中宮的皇后,「貴妃二,妃四,嬪六」這等高等妃嬪(皇貴妃,一般不和皇后共存),「分居東、西十二宮」。也就是說,「嬪」及其以上擁有著「一宮主位」的特殊地位,其餘居於東西六宮偏殿的低等妃嬪,自然也就成了她們「以供使令」的官女子,在承擔「侍上」職責的同時,還要承擔服侍「一宮主位」的義務。

都是皇帝的女人,同居於東、西十二宮,「嬪」就是主子,而「貴人」、「常在」、「答應」就只能是奴婢,怎能讓人不艷羨。

Advertisements

「東六宮」之一景仁宮


3、皇帝駕崩以後的特權

皇帝駕崩以後,其後宮妃嬪一般會得到後世帝王對其後宮位分的尊封,皇太後、太妃、太嬪、太貴人就屬此類。但失去皇帝庇佑的前朝妃嬪,在意的並不是一個空頭位分,而是實實在在的晚年善待。

《清史稿·后妃列傳》有載:「先朝妃、嬪稱太妃、太嬪,隨皇太後同居,與嗣皇帝,年皆逾五十,乃始得相見」。也就是說,前朝「嬪」及其以上,才擁有和皇太後同居於「慈寧、壽康、寧壽諸宮」的權力,能夠被保證晚年生活條件。而那些前朝的低等妃嬪所能得到的待遇,自然會大大不如甚至會落得悲涼下場。

Advertisements


後記

在清代後宮中,「貴人」向「嬪」的晉陞,雖然只是一級改變,也只是諸多位分變化中的一種,但其代表了後宮妃嬪從奴婢到主子身份的轉變,代表了諸多後宮特權的獲得,更代表了一個悲苦女性能得晚年善終的安慰。皇后太遙遠,「嬪」或許才是清代後宮女人的最大夢想。

參考文獻:《欽定大清會典則例》、《清史稿·后妃列傳》、《清宮后妃》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