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層次家庭!喜歡不停跟孩子「講道理」 而高層次家庭「爸爸會做這5件事」:將影響孩子一生


哈佛大學的研究標明:人生下來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親密性,母親在這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二是獨立性,這是父親天然的優勢。


爸爸的陪伴,可以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對錯,更有責任心,在面對誘惑的時候,有更多的自控意識與自律行為。

3. 孩子更有安全感。

Advertisements


2歲到6歲是每個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關鍵時期,爸爸足夠的陪伴,不僅給孩子安全感,還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探索世界,培養探索的能力和好的生活習慣,有助於性格養成。


對於男孩來說,爸爸是英雄,是榜樣,教會他自信、勇氣、責任、格局。


而對女孩來說,爸爸是陪伴,是安全,讓女孩學會自尊、自愛、而後愛人。


3、父愛的濃度

影響孩子未來的高度


一項心理學研究表明:


通過睡前10分鐘的聊天,不僅可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還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維表達能力。


睡前抽出時間,和孩子聊聊這5句話。


1. 今天有什麼事讓你覺得很開心?


強化孩子對美好事情的記憶。


2. 今天你學到了什麼新知識?


讓孩子通過複述,對知識加以鞏固。


3. 今天你遇到什麼困難了嗎?


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Advertisements


4. 今天你有幫助別人嗎?


讓孩子更有成就感。


5. 今天哪個小朋友跟你說話最多呀?


鼓勵孩子去建立自己的社交圈。


除此之外,父親需要做的還有:


每天至少陪孩子玩10分鐘。


有爸爸會說,才10分鐘?我天天陪孩子幾個小時呢。


您這幾個小時,如果是躺在沙發上刷手機、玩遊戲,那這是無效陪伴,沒用。


放下手機,全身心陪孩子玩。


這10分鐘,效果是意想不到的。


每周至少陪孩子運動一次。


可以是爬山、踢球、打羽毛球。


孩子運動後,會產生多巴胺,可以讓他保持亢奮的學習狀態,快樂地學習。


Advertisements

每周至少陪孩子吃3次晚餐。


晚餐是一家人難得聚在一起的時光,也是一天的儀式感,爸爸盡量不要缺席。


一邊吃,一邊問問孩子:


「寶貝,今天開心嗎?有什麼好玩的事情嗎?有需要爸爸媽媽幫助的嗎?」


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親子關係才能更融洽。


當然,爸爸在陪伴孩子的時候,也不要忘了照顧媽媽的情緒。


如果發生意見上的分歧,最好私下討論,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說。


心理學上有一個「手錶定律」:


如果孩子只聽一個人的話,他很容易判斷是非對錯;如果變成多種聲音,他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說話、做事的分寸感會被破壞。


所以,作為爸爸,只要媽媽的大方向是正確的,那就堅定地站在媽媽的立場。


父親給孩子陪伴、榜樣的力量,媽媽建立規則、教會孩子為人處世做事的方式。

Advertisements


父母各司其職,讓愛和教育的天秤不偏不倚。


4、父親,是一個孩子童年的底色。


他會影響一個孩子的性格和格局,還會影響他的職業發展、人生走向、婚姻態度,乃至於整個人生。


不信,去看看那些父親對母親呼來喝去、說話粗魯的家庭里,兒子是如何理解婚姻的;


再去看看那些父親對母親體貼入微、說話柔和的家庭里,兒子又是如何理解婚姻的。


千萬不要小瞧父親對一個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人都是看到什麼,就會習慣什麼;習慣什麼,就會體現什麼。


很喜歡作家梁鳳儀的一段話:


「恐懼時,父愛是一塊踏腳的石;黑暗時,父愛是一盞照明的燈;枯竭時,父愛是一灣生命之水;努力時,父愛是精神上的支柱;成功時,父愛又是鼓勵與警鐘。」


一個家庭最大成功,就是培養出一個優秀、上進、會感恩的孩子。


把這篇分享給爸爸:


陪伴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爸爸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時間,將影響孩子一生。


願每個孩子的成長中,都有爸爸媽媽共同的陪伴。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