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如果50歲之前「沒確診這4種病」:90%的癌症遠離你

癌症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而有些疾病被認為是癌症的「誘發器」,如果我們在50歲之前、能避免或積極控制這些疾病,就能降低日後罹癌的風險。以下帶大家看看,哪些疾病可能增加癌症風險?

1. 慢性發炎性疾病

長期的慢性發炎可能損害我們的細胞,增加基因突變的風險,從而導致癌症的發生。例如,慢性胃炎可能會發展為胃癌,慢性肝炎可能導致肝癌,慢性結腸炎可能增加結腸癌的風險。研究顯示,約20%的癌症患者有長期慢性發炎的狀況,及時治療和控制慢性發炎性疾病,有助於降低相關癌症的發生。

2. 代謝性疾病

代謝性疾病如肥胖、高血糖和高血脂等,與多種癌症有密切關係。肥胖可能導致體內荷爾蒙水平失衡,增加乳癌、胰臟癌風險。高血糖不僅可能引發糖尿病,還可能透過損害血管和組織,間接提高癌症的發生率。研究顯示,肥胖與13種癌症有因果關聯,包括結腸癌、食道癌、腎臟癌等。 一項研究發現,18歲時超重或肥胖的人,成年後罹患17種不同類型癌症的風險會增加。

3. 慢性病毒感染

某些慢性病毒感染也是癌症的重要誘因!例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密切相關,B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導致肝癌。若長期不控制這些病毒感染,會對相關器官造成慢性損傷,最終可能導致癌症。

4. 免疫相關疾病

免疫系統功能異常可能增加罹癌風險,例如,發炎性腸道疾病(如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可能增加結腸癌的風險。必須定期監測和積極治療免疫相關疾病,才能降低相關癌症的發生。

世界衛生組織列出8大癌症預警訊號,每個人都該注意!

1.出現硬塊:如在身體某部位摸到無痛的腫塊,特別是淋巴結突然腫大。

2.黑痣的變化:黑痣突然增大、形狀不規則、顏色不均等。

3.消化異常:長期食慾不振、腹脹、血便等。

4.聲音沙啞:持續兩週以上的聲音沙啞,且無明顯原因。

5.異常出血:如非月經期出血、血便、尿血等。

6.傷口不癒合:皮膚或黏膜的潰瘍長期不癒合。

7.體重驟降:在短時間內體重明顯下降,且無明顯原因。

8.持續發燒:長期低熱,找不到明確原因。

若出現上述任何症狀,請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到底如何預防癌症?

1.定期身體檢查:依照年齡及家族史,定期進行相關癌症篩檢,如胃鏡、腸鏡、低劑量CT等。

2.健康飲食:減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及全穀類食物。

3.適量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等。

4.控制體重:維持健康的體重範圍,避免肥胖。

5.戒菸限酒:避免吸菸,減少酒精攝取。

6.預防感染:接種相關疫苗,如B肝疫苗,避免高風險行為,預防病毒感染。

參考來源:老年日報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