贗品也是寶!老人5元買一塊「破黃布」以為是名家真跡,經鑒定是假的 卻賣出3億天價

  • 2020-01-14 11:32

近年來,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也是越來越好,人們不再是把重心放在吃飽穿暖上,而是放在了興趣愛好上。愛好收藏古董的人也很多,但是古董最大的風險就是買到贗品,這也讓很多人在風險之間獲取了很大的利益,也有些奸商利用贗品蒙蔽他人雙眼。今天要說的這位老人卻用5元轉了3億,令人羨慕不已!

連小孩子都知道的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筆法俊秀英美,簡淡自然,不事雕琢的瀟洒飄逸即不旁逸斜出、張揚跋扈,又不枯乾瘦弱,融逍遙自在的老莊哲學和傳統儒家的中庸平和於一體,深受歷代帝王和坊間喜愛,本人也被尊稱為「書聖」。

王羲之的書法清新雋永,雅俗共賞。但如今,遍尋世界,卻罕有其真跡,既與年代久遠,紙製品易腐蝕褪色有關;又不可避免政權更迭、淪於陪葬或銷毀:中國古代烽煙四起、兵刃相接之時,落敗帝王怕珍品落於敵手,往往舉火焚燒或帶進棺材。只可惜了,大家墨跡,無法流傳。

1947年,新中國成立前,北京琉璃廠。那時兵事未了,百廢待興。北京的文玩藝術市場也不景氣,偶有幾個地攤也鮮有人光顧。有一次,來了一個老人,在一個攤上翻看古董字畫,那麼多或斑駁、或古樸的文人墨寶他都沒有看上,偏偏相中一塊髒兮兮的黃布。上面的字跡已經模糊不清,整塊布也皺巴巴、破爛一般,擺了很久無人問津,沒想到被這位老人看上。問及價格,攤主又興奮同時又有點毫不在意地擺擺手,「給5塊錢得了。」老人急忙掏了錢,然後,捧著那塊黃布走遠了。這一走,帶著那塊不起眼的破爛,消失在茫茫人海,再無訊息。

黃布雖破,但懂行人仔細辨別其上的字,上面赫然寫著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平安帖》。這一布字帖上還署著王羲之的名字。真假未辨,但淪落到地攤上,價值區區5元,倒是活生生的現實。

《平安帖》是王羲之的尺牘作品,行書筆法,全文只有41字。歷代對《平安帖》的評價很多,大多稱其為奇絕之作。運筆平直居多,但長短不一、粗細相間,可謂形態萬千。字體框架多清瘦嶙峋,但墨線卻飽富筋肉,猶如骨小肉豐的美人,雍容華貴,不偏不倚。布局的疏密有致,也增添了字帖的整體美感。東晉之時文人多風雅,談笑往來皆頻仍,《平安帖》正是王羲之與友人的書信。

時光雲遊,白駒過隙。60年一甲子的歲月,等來的是當年琉璃廠地攤上那塊破黃布的命運涅槃:署名王羲之的《平安帖》,這塊不起眼的黃布竟然在拍賣會上拍出了3億天價:按41字算筆賬,每個字達到約750萬元,真令人們實實在在地感嘆「惜字如金」呀。

更令人吃驚的是:經鑒定,這幅巨作,竟不是王羲之真跡,而是宋人臨摹的版本。儘管是贗品,但是因為原本之珍貴,為古代名士所臨摹且技藝高超,仍然歷史和藝術價值兼具,即便是仿本,在世界上也不會超過十幅。這正印證了那個收藏圈的規則:只要母本足夠珍貴,臨摹技法足夠好,就是照抄,也能為稀罕之物。

當年琉璃廠上的地攤小主,無此慧眼,得知當年手中輕嫌之物,如今卻價值連城,恐怕,連腸子都悔青了吧。

出自宋朝大家的摹本《平安帖》,臨摹的是赫赫有名的王羲之。人們不禁發問:這樣珍貴罕見的作品,為何只是書繪在一塊不起眼的破布上,而不是冠冕堂皇地寫在絲絹,裱於金框?這可能就是對自古至今收藏品本身和收藏家價值修養的不了解了:古人從藝,為詩作賦,揮墨寫字作畫,講究的是興情所至,順其自然,往往靈感乍現,就地取材,一揮而就,一氣呵成。君不見古有王羲之小時候學字臨水池涮筆、成名後寫字成痴,將一個沾滿墨汁的饃饃吃進嘴裡的典故么?可見,藝術家在全身心投入創作時,是顧不得除了藝術創作本身之外的選址、裝幀和世俗程序緩急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真正可貴的東西不在乎外表的形式。這讓人聯想到作家賈平凹筆下的「丑石」,粗糙醜陋的外表,可以將罕見天文墜落物的內核,掩蓋得了一時,卻掩蓋不了一世。專家的眼光和時間的淘洗,最終會給真正的名品,一個公道的歸宿。

越是珍貴的藝術品,往往因其不事或不屑人為刻意包裝粉飾、或經年日久、散落民間、風吹日蝕而顯得「敗絮其外,金玉在內。」很多真品淘寶於地攤市井,想想在考古界,哪一件偉大發現或稀世珍寶,不是爛山崗子刨出來的「出土文物」?不管是藝術家,收藏家,還是作為欣賞者的大眾,追求的應該是撥開雲霧,掃除灰塵,接近真正的藝術本質,而不是讓天花亂墜的形式大於內容。

那些被拋棄和被仰慕的,在不同時期見仁見智。相當長的時間裡: 不值錢的假貨靠著外表華麗逼真堂而皇之地招搖撞騙;而真正的名品卻因其貌不揚物失所值。這個時間差理應得到縮短甚至消滅。畢竟, 當專業的鑒賞家捧起一幅又一幅字畫文玩,感嘆:「這架軸錦卷的檔次可真不低」時,感到悲哀的:應該是我們每一個熱愛藝術和收藏的人。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