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多年!資深女星「堅持落葉歸根」回國5天安詳離世 死前「砸600萬做1事」眾人淚目
「曉慶,我想回家!」一向堅強的劉曉慶忍不住嚎啕大哭,電話那頭的人是她的好朋友周潔,如今病入膏肓的她,唯一願望就是能夠葉落歸根。回國後的周潔僅僅5天,就永遠的離開了我們,享年59歲,直到她離世,所有人才知道她生前曾拿出20萬美元(約新台幣600萬),做了一件讓所有人忍不住流淚的事。
2021年7月,周潔得知自己確診肺癌晚期,生命僅剩最後一周。曾在舞台上驚艷四座的舞蹈家周潔,此刻蜷縮在病床,瘦得脫形的身軀、裹在寬大病號服,體重暴跌剩30多公斤,但她那雙眼睛卻比任何時候都要明亮——她死死攥著床單,用沙啞的聲音一遍遍重複:「我要回上海。」
那時,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國際航班近乎癱瘓,她的朋友們四處求助碰壁,卻被周潔眼中的決絕刺痛:「就是爬,我也要爬回故土。」最終,他們咬牙包下醫療專機,拼湊出一支隨行醫護團隊。這架承載著生命倒計時的飛機騰空而起,卻在關島中轉時遭遇致命打擊——機械故障,而這座小島上竟沒有能換的零件!
48小時的焦灼等待,周潔躺在擔架上,她的臉上泛起不合常理的紅暈,目光卻始終望著窗外,好像這樣就能穿透雲層望見東方。當從美國本土緊急調運的零件終於抵達,飛機重新升空時,在場的人都清楚,這位藝術家已經快撐不住了。2021 年 9 月 26 日,飛機緩緩降落在上海浦東機場,周潔的身體早已不堪重負,可當輪椅推下舷梯的瞬間,她卻興奮不已。
不少國內的親朋好友來探望她,回憶過去的日子,從每一個人的口中,周潔聽到了家鄉這些年翻天覆地的變化,10 月 1 日晚,在回到中國的第五天,周潔終於合上雙眼。回望她的一生,周潔將半輩子的心血都獻給了舞台和傳承藝術,也實現了葉落歸根的心願。
周潔誕生於上海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七歲那年,弄堂裡響起的樂曲聲,竟讓她無師自通地踏著韻律舞動,十二歲時,毫無專業訓練背景的她,憑藉一段即興創作的舞蹈,成功叩開上海歌劇院的大門。
1979年,18歲的周潔攜原創舞劇《半屏山》進京匯演,然而演出前夕,她意外導致肋骨骨折,鑽心的疼痛連呼吸都費力。大幕拉開的瞬間,她強忍劇痛登場,每一個騰躍、每一次轉身都似在刀尖上起舞。十四場高強度演出,她用驚人的意志力,將「半屏山」的故事鐫刻在觀眾心中,也讓「周潔」二字成為堅韌與藝術的代名詞。
八十年代初,李翰祥導演為《火燒圓明園》尋覓「麗妃」一角,周潔這位舞蹈界新星跨界螢幕,從未學習過表演的她,卻憑藉對角色的深刻理解,將麗妃的嬌俏、哀怨與絕望,演繹得淋漓盡致,一顰一笑間盡顯傾國之姿。緊接著,在《楊貴妃》中,她又以雍容華貴的扮相、細膩入微的表演,將盛唐美人的風華展現得一覽無餘,一躍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
就在演藝事業如日中天時,周潔做出了令眾人嘩然的決定 —— 遠赴美國創辦舞蹈學校。質疑聲如潮水般湧來,有人嘲諷她追名逐利,有人指責她崇洋媚外。但她不為所動,只因心中懷揣著更宏大的抱負。1997年,她在美國大使館的舞台上,以一支典雅的中國古典舞驚艷全場。當外國觀眾為東方藝術的魅力所折服,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時,她更加堅定:自己要做的,是打破文化隔閡,讓世界真正領略到中華文明的璀璨光芒。
當周潔拖著行李踏上美國土地時,這位國內赫赫有名的 「舞壇女王」,瞬間跌進了現實的泥沼。語言不通導致她必須抱著字典死嗑,連問路都要提前在小紙條上反覆練習發音。面對美國人對中國舞蹈「像功夫表演」的誤解,她只能咬牙一遍遍解釋東方美學的韻味。
最要緊的是沒錢,曾經被眾星捧月的大明星,為了省下房租,應是在舞蹈教室的摺疊床、睡了大半年,餓了就啃冷麵包,渴了就接自來水喝。為了招生,她像個普通推銷員似的,抱著傳單站在休斯頓街頭,逢人就介紹 「中國古典舞有多美」。遇上感興趣的路人,當場就來一段即興表演,旋轉、跳躍間,常常引來圍觀群眾的驚嘆。
深夜的舞蹈教室,別人早已進入夢鄉,她卻還在編寫教案,一邊琢磨怎麼把《霓裳羽衣曲》的意境、講給美國學生聽,一邊還要操心明天的水電費從哪兒湊。有次,教室水管爆裂,她挽起袖子就趴在地上修,渾身濕透也顧不上換衣服,滿腦子想的都是別耽誤了學生上課。
就這樣咬著牙硬扛,「周潔舞蹈學校」終於慢慢有了起色。從最初只有幾個好奇的學生,到後來教室擠得滿滿當當。從籍籍無名的小培訓班,變成被美國媒體爭相報導的 「東方藝術窗口」。連美國前總統老布希都親自接見她,稱她為 「文化大使」。
誰能想到,這些光環背後咽下了多少不為人知的委屈。而一紙癌症診斷書,又把她推向了命運的深淵。換作別人,或許會選擇留在美國接受最好的治療,但周潔想的卻是:「我要回家!」她二話不說變賣了所有家產,湊出天價包機費,哪怕每一次呼吸都像刀割,也要拼了命回到上海。
臨終前,她顫抖著簽下捐贈協議書,把 20 萬美元(約新台幣600萬)留給國內建學校!有人說她傻,可她心裡清楚:「藝術沒有國界,但藝術家的根永遠扎在故鄉的土壤。」她用一生證明,真正的文化使者,不是簡單地在國外辦個學校,而是要讓世界從骨子裡認識、尊重中華文化的魅力。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