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說:「上墳帶上此5人,先祖高興財上門」5人指誰?意味「人丁興旺」帶一個也是孝順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所以從古到今,留下了許許多多的文化底蘊,而這些文化底蘊,不僅流傳到其它國家,還讓外國人更深入的了解。

特別是在喪葬文化上,人們更是把它展示的淋漓盡致,比如大陸河南的「二十四拜」,以及西南地區的「懸棺」等,都有自己的喪葬禮儀風俗。特別是在上墳的時候,古人更是有講究的,他們認為:孕婦以及超過70歲的老人是不能上墳的。除此之外,還有「上墳帶上此五人,先祖高興財上門」的俗語說法,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啥意思呢?有沒有道理,我來回答:

第一人:結婚的新人

古代有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而結婚生子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在農村裡結婚是有講究的,當新人結婚後,第二天是要去先人的陵墓上上墳的,雖然按照民間的一些說法,結婚上墳是一種互相違背的事情。

但是新人上墳是一種對祖先的尊重,也是家族的一種認可和禮儀,畢竟墳塋那是祖先們待的地方。如果新人去上墳,其實也是告訴自家祖先,家裡要添丁進口了,希望能得到祖先的祝福和庇佑。

所以說,剛結婚的新人去祖先墳墓上上墳,這對新人來說不僅沒有任何不利影響,而且也是一種喜墳,還預示著「人丁興旺」的意思,因此如果老祖宗地下有知,也是非常高興的。

第二人:金榜題名的人

金榜題名也是四大意思之一,在古時候我們從電視劇了解到,金榜題名的人就是狀元郎。但是按照古代科舉的說法,金榜題名是指「進士」以上的人,所以這些進士在衣錦還鄉後,上墳自然成了第一大事,因為在古時候孝道是為先的。當然,除了盡孝道之外,還有光榮耀祖意思的,畢竟一個家族的興旺都是從讀書開始的。

但是到了現代,金榜題名自然是另一種說法了,指的是考上大學的大學生,這裡指的是本科以上的人。那麼大學生上墳有什麼好的寓意呢?

古人依靠「金榜題名」來獲得功名,以讓家族興旺,而現代人也是這樣的,考上大學就意味著以後有好的工作,而好的工作可以讓整個家庭有一個好的環境,這對於祖先們來說,自然也是非常高興的。

第三人:衣錦還鄉的人

衣錦還鄉的意思是這樣的,是指古時候做了官以後,又穿了錦繡的衣服,回到故鄉向親友誇耀的意思,這裡說「衣錦榮歸」也是可以的。

那麼衣錦還鄉的人上墳有什麼好處呢?

首先,可以告慰先祖,以達到光榮耀祖之意。畢竟他們在外面當了大官,對於整個家族來說他們已經功成名就,而回鄉上墳是感謝祖先的蒙蔭,並庇佑子孫。

其次,衣錦還鄉的人是很有錢的,他們上墳做的第二件事就是修建祖墳,把祖墳建設的更加的豪華,更加的寬闊。畢竟自己現在所得的一切,和祖宗是息息相關的,而修建祖墳對先人,對自己都有好處。

第四人:孝子賢孫

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古時候,孝順的定義是分為很多層次的。

一是「有後代」。

這裡指的男孩,因為在古時候,女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而嫁出去的姑娘就像是潑出去的水,是要斷後的。而男人則不同了,男孩有傳宗接代之意,所以這對於先祖來說,留有後代是非常重要的。

二是,「要順從」。

在古時候,就算是丞相那樣的大官,當家中有喪事的時候,也要回家守孝三年。而這三年不得插手國事,不得上朝參政。而這樣的「孝道」對於古人來說就是順從的意思,古人覺得只有這樣,上墳的時候才能對的起列祖列宗。

第五,很小的孩子

對於抱著新生兒或者很小的孩子去上墳,村裡的老人各自有不同的意見。

有的人持反對意見,並說:孩子還小,對外界的抵抗力又不強,而墓地屬陰,路途有遠,大部分陵墓在山上,山高水遠的這樣對孩子的健康是不好的。

但是有的人持贊同態度,他們說:「領著孩子或者抱著孩子去上墳,對於祖宗也是一種尊重,因為孩子代表著下一代,有下一代的延續,對於祖來說是一種孝道,也是一種光耀門庭的事情,祖宗地下有知,也是非常高興的。」

當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是我認為,如果孩子還小,祖墳又很遠,附近陵墓又多的話,則不建議去。如果孩子稍微大一些,祖墳又好走,附近陵墓不多,那麼最好帶著孩子去上墳的。

這讓孩子知道,無論做什麼,都是孝道為先的,而這也是一種良好的教育,讓孩子懂得感恩,懂得做人。

「百善孝為先」。作為華夏兒女的我們,在上墳的時候,一定要嚴肅認真,並做好必要的流程。這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崇尚孝道的表現,所以來說俗語:「上墳帶上此五人,先祖高興財上門」,雖然這句話太主觀化,又帶走一種迷信的成分在裡面,但是卻包含了許許多多的道理。

文章來源:搜狐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