贗品也是寶!老人5元買一塊「破黃布」以為是名家真跡,經鑒定是假的 卻賣出3億天價

更令人吃驚的是:經鑒定,這幅巨作,竟不是王羲之真跡,而是宋人臨摹的版本。儘管是贗品,但是因為原本之珍貴,為古代名士所臨摹且技藝高超,仍然歷史和藝術價值兼具,即便是仿本,在世界上也不會超過十幅。這正印證了那個收藏圈的規則:只要母本足夠珍貴,臨摹技法足夠好,就是照抄,也能為稀罕之物。

當年琉璃廠上的地攤小主,無此慧眼,得知當年手中輕嫌之物,如今卻價值連城,恐怕,連腸子都悔青了吧。


Advertisements

出自宋朝大家的摹本《平安帖》,臨摹的是赫赫有名的王羲之。人們不禁發問:這樣珍貴罕見的作品,為何只是書繪在一塊不起眼的破布上,而不是冠冕堂皇地寫在絲絹,裱於金框?這可能就是對自古至今收藏品本身和收藏家價值修養的不了解了:古人從藝,為詩作賦,揮墨寫字作畫,講究的是興情所至,順其自然,往往靈感乍現,就地取材,一揮而就,一氣呵成。君不見古有王羲之小時候學字臨水池涮筆、成名後寫字成痴,將一個沾滿墨汁的饃饃吃進嘴裡的典故么?可見,藝術家在全身心投入創作時,是顧不得除了藝術創作本身之外的選址、裝幀和世俗程序緩急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真正可貴的東西不在乎外表的形式。這讓人聯想到作家賈平凹筆下的「丑石」,粗糙醜陋的外表,可以將罕見天文墜落物的內核,掩蓋得了一時,卻掩蓋不了一世。專家的眼光和時間的淘洗,最終會給真正的名品,一個公道的歸宿。

Advertisements


越是珍貴的藝術品,往往因其不事或不屑人為刻意包裝粉飾、或經年日久、散落民間、風吹日蝕而顯得「敗絮其外,金玉在內。」很多真品淘寶於地攤市井,想想在考古界,哪一件偉大發現或稀世珍寶,不是爛山崗子刨出來的「出土文物」?不管是藝術家,收藏家,還是作為欣賞者的大眾,追求的應該是撥開雲霧,掃除灰塵,接近真正的藝術本質,而不是讓天花亂墜的形式大於內容。


那些被拋棄和被仰慕的,在不同時期見仁見智。相當長的時間裡: 不值錢的假貨靠著外表華麗逼真堂而皇之地招搖撞騙;而真正的名品卻因其貌不揚物失所值。這個時間差理應得到縮短甚至消滅。畢竟, 當專業的鑒賞家捧起一幅又一幅字畫文玩,感嘆:「這架軸錦卷的檔次可真不低」時,感到悲哀的:應該是我們每一個熱愛藝術和收藏的人。




Advertisements

回首頁

2/2

Advertisements